星期一, 12月 26, 2016

美國如何成為霸權(中文字幕)

https://youtu.be/4oVyrINcbmc


(註1)
William Seward 威廉 西華德
林肯時代的國務卿,曾任紐約州州長。是擴張主義者,認為美國的貿易利益需要海外領土才能得以維持,意圖買下格陵蘭島以及冰島。在為期間,買下現在的美屬維京群島(從丹麥)以及阿拉斯加(從沙俄)。


(註2)
William McKinley 威廉 麥金利
領導在美西戰爭中擊敗西班牙,獲得波多黎各、關島、菲律賓等西班牙殖民地,並控制古巴一段時間,並且在美西戰爭中併吞夏威夷共和國,使夏威夷成為美國屬地。
同時也對中國的貿易機會,要求門戶開放政策(Open Door Policy),也曾出兵5000營救在中國受義和團攻擊的美國僑民。

(註3)
Paris Peace Conference 巴黎和會
一戰結束後,勝利集團在凡爾賽宮所召開的會議,沒有任何戰敗國參加,由美英法所主導的和會,確立了日後英美法等主要戰勝國在國際政治的領導地位。主要的條約 - 凡爾賽條約(對德國),以第231條認定德國以及同夥的侵略造成戰爭應由德國負起全責,而德國需要賠償高額賠款。

被要求負起戰爭全責的德國,人民也開始反對接受合約的威瑪共和,進而支持納粹主義,成為影響二戰的因素之一

中國代表團要求德國歸還山東,但西方勢力否決提案並將山東給予日本,此舉造成中國學生不滿並示威遊行(五四運動)。而中國成為唯一未在合約上簽字的協約國。


(註4)
League of Nations 國際聯盟
是凡爾賽條約簽訂後組成的國際組織,其目的為減少武器數量、平息國際糾紛。美國因國會因素沒有加入,而該組織沒有武裝部隊,決議又需要所以會員國同意,最終國聯無法有效阻止國際糾紛也無法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而導致二戰爆發。二戰後,該組織的角色由聯合國取代。

(註5)
布雷頓森林協議
1944年到1973年間,世上大部分國家加入以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體系。該會議通過《聯合國貨幣金融協議最後決議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但由於美國經濟危機爆發次數頻繁、制度本身有不可解決的矛盾性,於1973年宣告結束。


(註6)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縮寫為NATO,簡稱北約組織。
由美、英、法公開建立的組織,以對抗蘇聯為主的東歐集團,而蘇聯解體、華沙條約組織解散後,北約組織成成為地區性防禦組織,共有28個會員國。曾於911事件後,協助伊拉克軍事訓練;也協助維護亞丁灣的航運安全,對抗索馬利亞海盜。

(註7)
圍堵政策
美國在冷戰時期(因蘇聯將共產影響延伸至東歐、中國、韓國、非洲以及越南。)的外交策略,從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意識形態等各個層面來達到遏制蘇聯擴張。實行「馬歇爾計畫」,援助西歐國家,解救戰後貧窮以防止發生革命。(同期相似的援助計畫,也發生在亞洲第一島鏈以及第三世界國家,大多為現今美國的盟邦。)

(註8)

大選結束前的一場訪談,CNN主播「銀狐」安德森訪問川普,並提及核武擴散(Nuclear proliferation)的問題。
安德森問道: 「If you're concerned about proliferation, letting other countries get nuclear weapons, isn't that proliferation?」
川普答:「No, no, not proliferation. I hate nuclear more than any;" "I don't want more nuclear weapons」
川普的回應大意,是他比任何人更討厭核武,也不想要有更多的核武。但是如果這些國家不開始保護自己的話,就必須要負擔軍事協防的費用。
意思是指,如果這些國家也有核武的話,可以某種程度上達成恐怖平衡,而且發展核武也是未來必定會發生的。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