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06, 2017

會被小行星襲擊嗎?(中文字幕)




(註1)
Chelyabinsk meteor 車里雅賓斯克小行星撞擊事件
發生於2013年2月,一顆近地行星穿過大氣層進入西伯利亞,在空中變成流星,產生的光比太陽還強,一百公里外也清晰可見。是自通古斯事件後最大的隕石撞擊事件。



(註2)
Tunguska 通古斯大爆炸
位於現今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上方的爆炸事件,而該爆炸也是人類有紀錄以來最大的撞擊事件。威力大小約等於美國的喝采城堡核彈。


(註3)
沙皇炸彈的爆炸威力約為50百萬噸(Megatons),因此,56800顆沙皇炸彈的威力應為2,840,000百萬噸(Megatons),而百萬噸的下面兩個階為十億噸(Gigatons)與兆噸(Teratons)。因此,該威力應為2.84兆噸,作者應為口誤及筆誤。

ref clip:https://youtu.be/sDi8C5LLCR4

(註4)
Near-Earth object 近地天體
即太陽系軌道接近地球的天體。許多國家共同努力監測這些小行星,避免撞擊地球。


(註5)
Gliese 710 葛利斯710
據推測,在未來的135萬年後,該行星將穿過太陽系,該星體質量將會改變大量小行星軌道,朝向地球前進,引發一波彗星雨,進而威脅地球的安危。



------------------------------------------------------------------------------------------------------------------------
PS:
名詞解釋:
彗星(Comet) - 彗星,俗稱掃把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當他朝向太陽接近時,會被加熱並且開始釋氣,展示出可見的大氣層,也就是彗髮,有時也會有彗尾。這些現象是由太陽輻射和太陽風共同對彗核作用造成的。彗核是由鬆散的冰、塵埃、和小岩石構成的,大小從數百米至數十公里不等。

小行星(Asteroid) - 小行星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內一共已經發現了約70萬顆小行星,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流星體(Meteoroid) - 流星體是太陽系內,小至沙塵(sand),大至巨礫(boulder),成為顆粒狀的碎片。流星體進入地球(或其他行星)的大氣層之後,在路徑上發光並被看見的階段則被稱為流星。許多流星來自相同的方向,並在一段時間內相繼出現,則稱為流星雨。

流星(Meteor) - 流星是進入地球的大氣層內發出可見的光亮,並且被看見的流星體或小行星。對一個大於大氣層內自由路徑(由10公分至數米)的物體而言,它的發光是來自於進入大氣層的撞擊壓力產生的熱(不是摩擦,這與一般人的認知不同)。因為絕大多數的流星都只是沙子到穀粒大小的流星體造成的,所以多數可以看見的光都來自於流星體被蒸發的原子和大氣層內的成分碰撞時,由電子所釋放的能量。流星單純的只是看見的現象而不是流星體本身。
火球(Fireball) - 火球是比平常看見的更亮的流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對火球的定義是:比任何一顆行星都要亮的流星(視星等超過-4等或更亮)。

隕石(Meteorite) - 隕石是穿越過地球大氣層並與地面撞擊之後未被毀壞的小行星或流星體的殘餘部分。流星體有時,但不是都如此,可以在與高速撞擊有關係的撞擊火山口附近發現;在高能量的撞擊下,撞擊體如果沒有被完全汽化,就會留下隕石。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